早期的麻醉基本是局限在麻醉药理和麻醉技术,那时的麻醉医生只要能够完成椎管内穿刺和气管插管,只要能够使用简单的麻醉药物,基本就可以实施麻醉。因此,从麻醉学科发展的角度,那个时代基本是一根“针”,一个“管”的时代;当然那个时代也是一个“问题成堆、事故不断”的时代。
近10多年来,麻醉学科基本接受了一种事实:即在围手术期,麻醉医生应该在病人合并疾病的评估与处理中起主导作用,对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安全勇于承担更多的责任;麻醉医生应该是手术室的内科医生。2004年Ronald Miller教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麻醉年会上曾经预言:“未来25年,麻醉医生将成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医学的专门人才”。如今国外许多麻醉科已经更名为“围术期医学科”(Department of Perioperative Medicine),见图一和图二。因此,麻醉学已经进入“围术期医学”时代。
近几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提出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以及外科手术围术期医疗模式(PSH)的倡导,都给麻醉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历史要求。与之类似,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也多次明确强调,麻醉学科应该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和“协调各科关系的中心学科”。因此,麻醉学发展的未来,应该是“平台”与“核心”的时代。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科发展建设的角度,来兼顾到手术麻醉的安全与效率,来适应PSH医疗模式的时代呼召。
麻醉医生只有认识到麻醉学科这种“与时俱进”,才有可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有可能提高自己,才有可能搭建好合格的手术麻醉平台,来确保外科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与效率。毫无疑问,一个优秀的麻醉平台学科肯定可以给手术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能反过来拉动麻醉专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共同进步。
展位在线预定
请认准主办方联系方式!